摘要:
探讨维生素 D 受体(VDR)Tru9 I 基因多态性与北京地区部分汉族男性骨密度(BMD)的关系.筛选长期居住北京地区无血缘关系的健康 20 ~ 80 岁汉族男性 230 人,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检测研究对象维生素 D 受体基因的 Tr u9 I 基因型, 使用双能 X 线吸收测定法检测随机抽取的 106 例受试者腰椎和髋部的 BMD .研究对象中 VDR 基因 T ru9 I 的 3 种基因型 T T 、Tt 、tt 的频率分别为 66.9%、30.5 %、2.6%, 符合 Har dyWeinbe rg 定律;在各年龄组不同部位 Tt 与 tt 基因型 BM D 值之和大多偏高于 TT 基因型,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 20 岁组的 L2-4 部位 Tt 与 t t 基因型 BMD 值之和明显高于 TT 型(P =0.058).校正年龄、体质量、身高和体质量指数对 BMD 的影响后, 在各年龄组男性中 T ru9 I 不同基因型组间与腰椎、股骨近端部位的 BMD 值未见明显差异 (P >0.05).因此 VDR Tru9 I 基因位点多态性分型对男性 BMD 的关系尚不明确, 其基因型的检测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尚待展开更大样本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