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第1、2届国家期刊奖
  • 第3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
  •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百强报刊
  •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模式的复杂性探索

李小萌 李思涵 史毅 陈清华

李小萌, 李思涵, 史毅, 陈清华.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模式的复杂性探索[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9(5): 785-795. doi: 10.12202/j.0476-0301.2023154
引用本文: 李小萌, 李思涵, 史毅, 陈清华.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模式的复杂性探索[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9(5): 785-795. doi: 10.12202/j.0476-0301.2023154
LI Xiaomeng, LI Sihan, SHI Yi, CHEN Qinghua. Complexity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patterns in China[J].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23, 59(5): 785-795. doi: 10.12202/j.0476-0301.2023154
Citation: LI Xiaomeng, LI Sihan, SHI Yi, CHEN Qinghua. Complexity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patterns in China[J].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23, 59(5): 785-795. doi: 10.12202/j.0476-0301.2023154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模式的复杂性探索

doi: 10.12202/j.0476-0301.2023154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YJAZH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BRK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274020)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陈清华(1976—),博士,教授. 研究方向:复杂性研究及其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应用. E-mail:qinghuachen@bnu.edu.cn

  • 1注:总人口是指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这些地区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 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771593213825825&wfr=spider&for=pc
  • 3注: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所说的省,指的是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 4注:东部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 5注:本文的推力与经典“推拉模型”中的推力不同,“推拉模型”中的推力一般指受到的迁出地的排斥力(使得其具有离开迁出地的倾向)。实际上,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里面不仅包含阻碍迁移的力,也含有驱动力.
  • 6注: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有序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
  • 中图分类号: C92;F12

Complexity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patterns in China

  • 摘要: 人口是一个复杂系统,人口的迁移是复杂系统科学长期关注的一个典型问题.基于最近3次人口普查中的中国省际双边迁移数据进行复杂性探索研究.1)展示了中国区域人口迁移模式及演变;2)基于多边概率迁移模型,定量研究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障碍.通过回归,揭示了影响区域流动障碍的基本要素,可以解释60%左右的迁移.其中地理距离、迁入迁出地的发展指数、迁入迁出地的房价等对中国区域迁移的影响较为显著.最后对中国5个热点迁入地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进行了推力和拉力的全面分析,并讨论了其异同点.

     

    1)  1注:总人口是指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这些地区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2)  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771593213825825&wfr=spider&for=pc
    3)  3注: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所说的省,指的是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4)  4注:东部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5)  5注:本文的推力与经典“推拉模型”中的推力不同,“推拉模型”中的推力一般指受到的迁出地的排斥力(使得其具有离开迁出地的倾向)。实际上,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因素,里面不仅包含阻碍迁移的力,也含有驱动力.
    6)  6注: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有序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
  • 图  1  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区域特征及演化趋势

    a.流动人口占比持续增加; b. 跨省、省内流动人口增长趋势 ;c. 跨省流动人口的区域差异; d. 跨省流出人口的趋势差异.

    图  2  各省之间人口双向流动数量及变化

    图  3  跨省人口流动的工资拉动影响

    图  4  各省间人口迁移障碍的估计及变化

    图  5  热点地区人口流入来源分析

    图  6  热点地区人口流入拉力推力

    表  1  数据描述

    指标 数据描述 数据来源
    省际人口迁移流量 全国按现住地与5年前常住地分的人口.中国五普至七普查数据,1995—2000、2005—2010、2015—2020年 http://www.stats.gov.cn/sj/pcsj/
    省际间平均地理距离 省会城市之间的地理距离.通过各省会城市的经纬度,取球面距离 2019中国地图,审图号GS(2019)1822号
    各省份人口总量 分地区人口总数.中国六普、七普查数据.1995—2020年,每5年取平均 http://www.stats.gov.cn/sj/pcsj/
    各省份收入的GINI系数 依据各省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分组数据求出全国省级区域总体居民收入基尼系数.1995—2020年,每5年取平均 收入分组数据来自各省统计年鉴中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收入5等份情况表.计算方法来自文献[8]
    落户门槛指数 根据城市落户一级、二级渠道相应的规定细则构造评价落户准入条件高低的系列指标 数据来自文献[9]
    各省份人类发展指数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历史转型中的中国人类发展 40年:迈向可持续未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联合发布.2015—2020取平均 https://www.undp.org/zh/china/publications/
    各省份教育指数 《中国教育指数》,由长江教育研究院发布.2015—2020年取平均 http://cjjy.com.cn/
    各省份CPI和人均GDP
    数据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为100);分省地区生产总值(人均).2015—2020取平均 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E0103
    各省份卫生机构床位数/
    万张
    各省份地区卫生机构床位数.2015—2020年取平均 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E0103
    各省份年末基本医疗保险
    参保人数/万人
    各省份地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年末参保人数.2015—2020年取平均 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E0103
    各省份住宅商品房房价/(元·m−2) 各省份地区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2015—2020年取平均 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E0103
    下载: 导出CSV

    表  2  部分省份的人口流入和流出情况

    省份2005—2010年2015—2020年
    流入流出净流入流入流出净流入
    广东13874401612901226150874847315294559553
    浙江837291133940703351669336211463457873
    上海49004940101449948340767126968213799
    江苏488729189354299375424572230606193966
    北京38277640595342181254643126748127895
    广西59779282053−22227487707212397−124690
    安徽82214552559−470345208783340874−132091
    贵州59193268075−20888285350239983−154633
    湖南68842459191−390349128564295464−166900
    河南42966543037−50007175218461571−386353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变量 参数估计 t p
    常数项 −2.30×106 −1.314 0.189
    迁入地落户门槛指数 4.82×104 1.617 0.106
    平均地理距离 22.273 10.003 <0.001***
    迁入地人类发展指数值 −8.24×105 −2.796 0.005***
    迁出地人类发展指数值 6.58×105 2.233 0.026**
    迁入地教育指数 −4.40×104 −0.243 0.808
    迁出地教育指数 −2.77×105 −1.53 0.126
    迁入地人口数量 5.73×10−3 3.466 0.001***
    迁出地人口数量 3.44×10−3 2.086 0.037**
    迁入地人均GDP 0.116 0.261 0.794
    迁出地人均GDP −0.09 −0.202 0.840
    迁入地人均CPI 7.97×103 0.762 0.446
    迁出地人均CPI 1.66×104 1.598 0.110
    迁入地床位数 1.64×103 −3.066 0.065*
    迁出地床位数 −2.69×103 −0.466 0.002***
    迁入地参保人数 −6.026 −0.466 0.641
    迁出地参保人数 −6.358 −0.495 0.621
    迁入地商品房房价 4.815 4.106 <0.001***
    迁出地商品房房价 −4.928 −4.501 <0.001***
    迁入地劳动人口数量 1.40×106 6.074 <0.001***
    迁出地劳动人口数量 −1.05×105 −0.454 0.65
    迁入地劳动参与度 −1.68×103 −10.033 <0.001***
    迁出地劳动参与度 −1.34×102 −0.802 0.423
      注:***、**和*分别表示在0.01,0.05和0.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
    下载: 导出CSV
  • [1] 陈蓉. 省际人口迁移对我国各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5(4):100
    [2] 杨未然,刘金典,程名望.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非线性分析[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9(3):29
    [3] 李扬,刘慧,汤青. 1985−201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时空格局特征[J]. 地理研究,2015,34(6):1135
    [4] 温锋华,古恒宇,许志斌.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网络结构及时空演化[J]. 经济地理,2022,42(6):13
    [5] 李建学,蒲英霞,刘大伟.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短期预测分析[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1,37(2):54
    [6] 刘铭秋. 人口跨域流动中的国家意志、制度惯性及融合治理[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9(5):112
    [7] 古恒宇,沈体雁,刘子亮,等. 基于空间滤波方法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驱动因素[J]. 地理学报,2019,74(2):222 doi: 10.11821/dlxb201902002
    [8] 田卫民. 省域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变动趋势分析[J]. 经济科学,2012(2):48
    [9] 吴开亚,张力,陈筱. 户籍改革进程的障碍:基于城市落户门槛的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10(1):66
    [10] LI X M,XU H Z,CHEN J W,et al. Characterizing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barriers with a probabilistic multilateral migration model[J]. Scientific Reports,2016,6(1):32522 doi: 10.1038/srep32522
    [11] 蒲英霞,韩洪凌,葛莹,等.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多边效应机制分析[J]. 地理学报,2016,71(2):205
    [12] ANDERSON J E. The gravity model[R]. NBER Working Papers,2011,19(3):979
    [13] ROY A D. Some thought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earnings[J]. Oxford Economic Papers,1951,3(2):135 doi: 10.1093/oxfordjournals.oep.a041827
    [14] GEORGE J B. Self-selection and the earnings of immigrants[R]. NBER Working Papers,1987
    [15] LI X M,HUANG S Y,CHEN Q H. Analyzing the driving and dragging force in China’s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flow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2019,30(7):1940015 doi: 10.1142/S0129183119400151
    [16] LI X,HUANG S,CHEN J,et al. Analysis of the driving factors of U S domestic population mobility[J].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20,539:122984 doi: 10.1016/j.physa.2019.122984
    [17] HUANG S Y,LI X M,CHEN Q H. Longcuts in the global migration network[J]. EPL (Europhysics Letters),2021,134(4):48002 doi: 10.1209/0295-5075/134/48002
    [18] SIMINI F,GONZÁLEZ M C,MARITAN A,et al. A universal model for mobility and migration patterns[J]. Nature,2012,484(7392):96 doi: 10.1038/nature10856
    [19] MAO L,HAO C,PING X,et al.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 threshold and effect estimation on raise of minimum threshold[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09,6:34
    [20] CHEN J D,FANG F Q,HOU W X,et al. Chinese gini coefficient from 2005 to 2012,based on 20 grouped income data set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J].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2015,2015:1
    [21] 王谦. 七普 “意料之外” 的数据对做好流动人口调查的启示[J]. 人口研究,2021,45(5):22
    [22] 王桂新.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变化特征: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复印报刊资料(人口学),2022(5):5
    [23] 胡苗苗,闫庆武,李晶晶. 省际迁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人口与发展,2019,25(1):24
    [24] 古恒宇,劳昕,温锋华,等. 2000−202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格局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2022,77(12):3041
    [25] 马胜春. 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分析[J]. 人口研究,2022,46(6):59
    [26] 蔡昉. 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年[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7] 王桂新,潘泽瀚,陆燕秋.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12(5):2
    [28] 段成荣,邱玉鼎,黄凡,等. 从657万到3.76亿:四论中国人口迁移转变[J]. 人口研究,2022,46(6):41
    [29] 童玉芬,周文. 北京市人口调控的政策演变及未来策略[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2,36(4):1
  • 加载中
图(6) /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2
  • HTML全文浏览量:  38
  • PDF下载量:  1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5-2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9-18
  • 刊出日期:  2023-10-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